说有,是因为我从未停下学习的脚步;说没有,是因为我单从年龄上说,妥妥的前浪。不管有,还是没有,成长确是真实存在的。
参加这个班,分分钟决定的事,不仅仅是因为温暖的九零后的鱼哥,更多的是想自己借力打力,争取写作上的突破。
这小半年,百家号的粉丝从两位数已上升到了三位数,推荐量从千位数已上升到万位数,阅读量终于有了10万+,初步实现了变现。
百家号通过原创后,一不小心弄丢了。换从前,我一定会着急上火,而这一次,我很淡定,丢了就想办法找回来。坚持更文十多天,我的原创标又稳妥地回来了。
在百家号写文,我也慢慢摸索出标题的套路,接地气且有实用性最好。而文章内容,越真实,越说人话推荐量越高,阅读量也不会低。
在更微头条的同时,悟空问答成功开通原创。近来微头条改革,更注重阅读量了,所以内容的原创度越来越重要。
不管百家号,还是头条号,从前我是低头更文,现在不仅要更文,而且要抬头看路。平台的调性非常重要。若不研究,盲目更文,不会有什么突破。
其实,就像年卡班的课,听了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去做;做了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随时改变。不过唯一不变的是写作功力的修炼。
讲真,此前,我阅读数量不算少,一年阅读80本书肯定有了。而现在,我读书更在乎阅读的质量。
从前读书多一遍过,很少有读第二遍的。现在读过的书会回读,如《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教育的美好姿态》、《曾国藩传》、《微习惯》等。
而且在读书过程中,抓到触动心灵的点,我会立即使用。如《曾国藩传》中的冥想,我的理解就是人要有独处的空间和时间,然后利用这段时空好好的发发呆,好好的和自己心灵对对话。
读书本没什么用。真正有用的是沉潜文字后灵魂的丰盈和视野的开阔。读书就是灵魂的浸润,让心更安静,也更通透。
从前,我会忙着争高低、论对错。现在,我会笑笑或保持沉默。俗话说,圈子不同,不必强融。观点不同,自也不必强辩。每个人因经历不同而对万事万物看法不同。对与错,不过是站位、角度不同而已。
非说不可的话,我更愿意私聊,而且绝不把自己的观点、想法或看法强加给对方,君子和而不同。
如果非要说我这小半年有所成长的话,就是对文字的敏感度,对读书的致用性,对心性的修炼,有了点小小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