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科谁最强?看师资、看学科、看科研、看成果】提起人文社科强校,你会想起谁?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今天咱们突破固化思维,从四个方面来看看,哪些大学的出现令人意外。
国家给人文社科领域的人才计划不是特别多,2017年以来130所大学的不到300位学者入选了国家级人才计划,排在前面的多数是老面孔。中国人民大学14位,复旦大学和北京大学各有10位。
比较令人意外的是,浙江大学的入选人数与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武汉大学相同,都是8人。西南大学的入选人数与山东大学、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相同。都是7人。而西北大学的入选人数与南开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相同,都是5人。
山西大学有4人入选,东北财经大学有3人入选。他们作为非双一流大学的代表,表现十分亮眼。
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当中,北京大学的A+学科足足有10个,全国排名第一,此外A类学科的总数量是17个,同样也是全国第一。中国人民大学的A+学科数量是8个,全国排名第二,A类学科总数量13个,同样也是排名第二。
浙江大学与南京大学和武汉大学实力相当。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科评估结果都不错。东北财经大学依然表现亮眼。
根据2017到2019年国家及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统计数据来看,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北京大学依然排名前列。浙江大学的项目总数量,几乎与四川大学和山东大学这两所传统的人文社科类强校比肩。上海师范大学是排名最靠前的非985、非211、非双一流大学。
根据2019年公示的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拟推荐成果统计数据看,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浙江大学与南京大学的数量相近。福建师范大学和广州大学作为非985、非211、非双一流的代表,表现出色。
整体上来看,传统的人文社科领域强校依然表现出色。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都属于这一类。
像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这一类在普通人眼中人文社科并没有多强的大学,也同样表现出了强大的竞争力。师范类院校和财经类院校的表现突出。尤其是师范类大学的集团优势表现得非常明显。
有人问人文社科领域包括哪些学科呢?其实这个领域主要包含的是经济学、哲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学科门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