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巨大的空间距离,当我们观察远方的星星时,实际上正在参与一项时间旅行,只不过这并不需要威尔斯的时间机器抑或无名博士的时间飞船。比如天狼星,这颗夜空中最亮的恒星,每年有好几个月的时间都非常地醒目。它的能量是太阳的26倍,距离我们8.6光年,即约80万亿千米。它发出的光需要8.6年才能到达地球。所以当我们在2009年观察它时,实际看到的是它在2001年的样子。
许多人,特别是那些海员,都认识北极星。根据最新的测量结果,北极星的距离是400光年。现在(2009年)我们看到的北极星的光线是在1609年前后才离开那里的。如果在那边也有一位天文学家装备着威力巨大的望远镜能够观察到地球,那么他会看到英国正处在莎士比亚的年代。
我们现在看到的参宿七的光在十字军东征的时候就已经踏上了旅途。即便这样远的距离按照宇宙的标准来看也不过是小小的局部。我们现在能够研究的天体是如此遥远,所看到的是它们远早于地球存在之前的模样。
这种时间旅行对于我们了解宇宙是十分有用的。因为我们所希望了解的整个故事的大部分,都可以实实在在地看到。例如要是怀疑星系在过去可能要小得多,就可以通过实际的观测来确认。观察60亿光年处的星系,我们相信这就是自己的星系所在的宇宙60亿年前的样子。
如果说距离的扩大伸展了我们的想象,那么时间的巨大跨度也同样令人惊愕。不同的研究都告诉我们地球的年龄约有46亿年,产生于环绕年轻太阳的气体尘埃云中。但我们人类只是地球家园中的一位新住户。为了便于理解,让我们把地球的年龄当作1年,它在新年的子夜形成。那么原始生命出现在5月初然后直到11月中旬才开始有鱼类,而到了11月份马上结束时出现了第一批登陆者。爬行动物们在12月的第一个星期里统治着世界。随着恐龙在12月15日前后灭绝,哺乳动物悄悄地出现在画面中。但直到12月31日的早晨,猿人才来到这里。整个人类的故事都被压缩到一年中最后一天的最后一个小时里,而耶稣基督出现在地球上还不到1分钟的时间。
我们有理由相信自己对于距离和地球年龄的判断,同时也在估计宇宙年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最新的137亿年的数值可以准确到几个百分点内。然而这就带来了一个真正重大的问题。
我们存在,而且由原子和分子构成,这是无可置疑的事实。这些物质必须以某种方式产生:要么它们一直都存在,要么某个时间被创造出来。两种情形都不容易被接受。如果构成我们的物质一直存在,那就必须设想时间是没有开始的;如果它在137亿年前突然出现,那么在此之前发生了什么?或者,还有“之前”吗?
数学上的结论是时间和宇宙一同开始,所以在这点之前不存在“以前”。从理论上说这可能是很准确的,但显然不能令人满意。然而在天文学的尺度上,这个简单的图景不再成立。比如说在遥远的未来,天文学家希望在地球和4光年远的最近的恒星比邻星上同时开展一项实验。因为任何信息都不可能快于光速传播,两个系统之间发送的光信号不足以同步这项实验。时间不再是两边的实验者都能遵守的一个绝对标志。面对这些不确定性,我们只能做出一些巧妙的猜想。虽然听上去不免有些随意,但这实质上正是科学的方法。
为了解释一个观测事实,就需要提出某种理论,通常会用这个理论做出预测。这个预测可以通过新的观测进行检验。如果预测被证实,那么我们得到了一个“好”的理论,反之,我们必须重新予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