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日前,一段名为“45度让路法”的视频在网上火了。视频中,在拥堵的道路上,救护车被前方车辆堵住,两条车道上的车辆都分别向自己左右前方45度角侧身转向,为后方的救护车让出一条“生命通道”。该视频被网友称为“教科书式让路法”,收获众多点赞。
一时间,“45度让路”快速被网友转发点赞,并被称为“教课书”式礼让,不少人把它定义为“2020年开车必备技能”。
所谓“45度让路法”,就是指在车辆拥挤的时候,遇到路上有执行任务的特种车辆时,比如救护车、消防车、警车等,两条车道上的车,同时向相反方向斜向避让45度,让出一条通道。这种方式就是所谓的45度让法。
从理论上来说,“45度让路法”是可行的。因为对于两条直行道而言,如果两边的车辆都向自己的侧方打45度角,消防车、急救车等特种车辆就完全可以在中间通过。
实际中有些驾驶员对于这种45度让路法未必了解,再加上一些新手司机或者技术不好的司机,如果有的车打了45度角,有的车却还在直行,就会引发混乱,不但急救车无法通过,还很容易引发擦挂事故。所以,这种方法要想得到推广和顺利实施,还需要做大量的调研和实际操作,因为这不光需要车辆之间的默契配合,也需要每名驾驶员深谙其理。
45度咨询管理公司让路角度难把控反添堵。这种45度的让广州咨询车方法在实际中已经有过实例了,但是这种方式还是需要因地制宜,要保证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同时也要保证享有优先权的车辆能实现优先通行。目前这种45度让路法上升为教科书式礼让,甚至被形成固定成标准强制执行的观点,不是一个明智之举。
毕竟每个城市的地形不一样,道路结构都不相同,比如成都俗称四川平原,地形平坦,这种45度的让路方法是可行的,但是在重庆或许就行不通,重庆被称作“山城”,道路崎岖不平,上下起伏,有很多地方都是单行道,那么这种45度的让路方式在重庆来说可能就不是最好的方法。
因此让行的方法要因地制宜,切不可形成固定的标准或者教科书式的做法,必须根据我国道路的实际情况看,也要根据路况、交通流量的情况综合采取礼让方式。
要以安全为前提因地制宜。45度让路的方式,实施操作起来有一定困难,一般来说,城市的标准车道宽度是不一样的,根据每个城市的地形位置而不一样,相对于小型车来说,救护车、消防车等特种车辆的车型都要大一些、宽一些,因此在路况的限制下,45度让路不容易让出一条可以适合特殊车辆通行的路。
由此可见这种让路的方式是可以借鉴的,但是操作的普及性,除了与车辆宽度、车道宽度有关外,45度的让路方式驾驶人员也不好精准把握,避让过程中因操作失误,难免会发生擦挂事故,反而会加剧交通拥堵,目前看这种45度的让路方式推广还不成熟。
如今的大城市,车子是越来越多,堵车也是时有的事情,已经司空见惯了,如果发生道路拥堵,后方刚好有消防车、救护车等紧急车辆需要通行,就会非常棘手。
现在的司机素质都有很大提高,在遇到救护车,消防车之类的特种车辆进行救援时,都会主动让出通道,就在上月23日,杭州一消防队在赶赴现场途中,前方出现拥堵。就在这时,车流中一些车辆咨询管理公司开始主动靠向道路两侧,同时在交警的指挥下,车辆分别按45角向两侧移动,消防车终于顺利抵达现场,及时扑灭火情。
随着司机们这种意识的逐渐加强,45度的让车方式会得到越来越多的推广,宣传和引导。每个城市都会因地制宜地进行实施和推广,给生命让出通道,让每一辆急救车都畅通无阻,是每一名驾驶员的责任。让驾驶员在注重安全的前提下,有规律地去进行45度让路,此外,礼让特种车辆要从观念和法规上做好普及。